聯系我們
關于企業集團加強財務管理的幾點思考
隨著企業集團的涌現和規模的擴大,因財務管理不善造成企業資產損失、虧損、甚至破產的現象不乏出現。隨著企業集團的涌現和規模的擴大,因財務管理不善造成企業資產損失、虧損、甚至破產的現象不乏出現。因此,加強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集團建立規范現代企業制度、防范風險、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根本途徑。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工作。
一、建立健全重大財務事項決策制度財務決策制度是企業財務運行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決策的規則、程序、權限和責任等。要建立健全財務決策制度,將財務決策制度貫穿財務管理的始終。根據《企業財務通則》有關重大財務事項范圍的規定,從定量和定性兩個方面,具體確定本企業籌資、投資、擔保、捐贈、大額資金調動和使用、工程項目、資產采購、資產處置、債務重組等重大財務事項的標準、內容,健全重大財務事項的決策制度和決策失誤責任追究制度。
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企業集團要將內部控制貫徹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權屬企業的各種業務和事項,確保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營運安全高效、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戰略目標。(一)規范財務管理流程和制度。要根據財務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印發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配套指引要求,圍繞資金籌集、資產運營、成本控制、收益分配、信息管理、財務監督等六大財務管理要素,按照"規范、有效、真實"的原則,對現行財務會計管理制度辦法進行升級。針對存在的空白點和薄弱點、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進行修訂完善,確保制度的時效性。要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建立責權分明、規章健全、運行有序、制約有效的財務內控制度,明確工作職責、業務范圍和權限,形成財務崗位職責分明、財務活動環環相扣的內控管理運行模式。同時,要加快財務信息化建設步伐,將財務活動運行各環節全部納入信息系統管理,利用信息系統及時有效地規范和約束財務行為。(二)嚴格財務授權批準控制。授權批準控制是指企業集團在處理財務會計業務時,各級管理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辦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辦理業務,以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要根據本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運行模式,建立健全嚴格的授權批準體系,主要包括:一是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都應納入授權批準的范圍;二是根據經濟活動的重要性和金額大小確定不同的授權批準層次;三是明確被授權者的授權批準責任;四是規定每一類經濟業務的審批程序等。(三)建立年度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制度。內部控制評價是公司董事會對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發表的意見。要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配套指引的要求,規范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查找、分析內部控制缺陷,并有針對性地落實整改,及時堵塞管理漏洞,從設計和執行等全方位健全優化管控制度,促進企業集團內控體系的不斷完善。三、加強企業關鍵風險點和事項的財務管理(一)加強資金調度控制管理。資金調度控制對保障企業資金安全、運行高效具有重要意義,是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的關鍵環節。要加強籌資、投資和運營等資金活動管理,建立內部資金調度控制制度,明確資金調度的條件、權限和程序,統一籌集、使用和管理資金。要嚴格實行資金預算管理,大額資金支出應納入年度預算;超預算或無預算調度資金,要嚴格履行企業內部預算審批手續。支付、調度資金,必須嚴格按照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規定,依據有效合同、合法憑證,按授權批準權限和程序,辦理相關手續;采用網上銀行支付的,授權人員和操作人員應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確保資金安全。(二)嚴格銀行賬戶和銀行預留印鑒的管理。要按照《商業銀行法》和《支付結算辦法》等有關規定,加強銀行賬戶管理,嚴格按規定在銀行開立賬戶,辦理存款、取款和轉賬結算,不得開立和企業經營業務無關的銀行賬戶。所有銀行賬戶的開立和銷戶都要嚴格履行企業內部審批程序。要定期檢查銀行賬戶的開立及使用情況,清理臨時賬戶、長期未使用賬戶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要指定出納人員以外的專人按規定定期核對銀行賬戶,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確保銀行存款賬面余額與銀行對賬單相符,企業財務部門負責人必須按規定對銀企對賬單進行審簽。要嚴格銀行預留印鑒的管理,財務專用章和擔保專用章應分別由專人保管,個人名章必須由本人或其授權人員保管,明確印章保管人員的責任,印章更換時,要相應啟用新的印章并函告相關單位、機構。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按規定需要有關負責人簽字或蓋章的經濟業務,必須嚴格履行簽字或蓋章手續。(三)存貨采購及付款的管理。要建立健全存貨管理制度,規范存貨采購申請、審批、執行、驗收、付款程序。重要和技術性較強的采購業務,應當組織相關專家進行論證,實行集體決策和審批。對大宗存貨采購,應當采用招標方式。要完善付款流程,明確付款審核人的權限和責任,嚴格審核采購預算、合同、單據憑證、審批程序等內容,審核無誤后方可辦理貨款支付。